在反應堆的運行過程中,無論是生產堆還是研究堆,都會生產放射性碘,盡管產生的放射性氣體濃度不高(一次DBA后,反應堆內層大氣中放射性碘的含量大約8微克/米3),但對公眾和工廠職工來說,這是一個潛在放射源。工程上采用碘吸附器去除放射性碘。我國最早的生產堆和實驗堆都沒有專用碘吸附器,而是借用防化兵的空氣過濾吸收器。
防化兵用的空氣過濾吸收器去除對象是化學戰中的各種有毒氣體,而碘吸附器的去除對象是反應堆中的放射性元素碘和放射性碘的有機化合物。防化兵用的空氣過濾吸收器過濾部分和吸附部分安裝在一個大圓桶內,而碘吸附器需要和過濾器排列組合后設置在排氣系統中。并且在風量接近情況下,防化兵用的空氣過濾吸收器體積大,顯然需要為除碘系統設計制造專用的碘吸附器。
當時有兩種形式的碘吸附器在美國已經定型商品化生產,一種是折疊床式碘吸附器(炭床厚度為1英寸,用于元素碘的去除),另一種是抽屜式碘吸附器(炭床厚度為2英寸,主要用于去除有機碘)。我國最早研制的吸附器結構形式也是參照這兩種產品進行研制。研制工作分工是:核工業部第二研究設計院負責設計,908廠負責制造,核工業部七所負責檢測。
碘吸附器從結構上分為兩部分:殼體和吸附劑。
碘吸附器的研制工作分幾個階段進行:一是選擇國內使用的吸附劑;二是碘吸附器試制;三是檢測方法的研究。
經過多年的努力與實踐,在國內找到了滿足要求的吸附劑基炭;完成了碘吸附器非破壞性檢驗裝置(氟利昂法檢測);完成了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性能指標的樣機,開始進行小批量生產。